Friday, October 11, 2019

WAST在精神科急性病房

WAST醫師(等同於PGY2)在成人精神科急性病房的回顧:
這次想藉由分享一個沒有值班狀態的行事曆,來介紹我所見的英國精神科服務。目前我服務的醫院是英格蘭南部的精神科專科醫院,住院服務共有兩個男女混合的成人急性病房、一個男女混合的老年急性病房、以及精神加護病房。所有病房皆為單人房。同機構內也設有日間服務、職能治療、健身房、以及Crisis team*。目前所在的成人急性病房共19床,由一位固定主治醫師(consultant)負責。人力分配上,現有包含我在內的兩位受訓醫師(junior doctor)、1~2位固定的精神科護理師、1~2位醫護助理(Health care assistant)、1位病房管理*(Ward manager)、1位書記以及在各病房流動的護理師與醫護助理。受訓醫師因為需要值大夜班的關係,不一定每天都會在病房,流動人力也會些許差異。

每天早上九點先從病房跨團隊會議開始,出席人員在全員到齊的狀態下會有醫護人員、藥師或藥師助理、出院服務團隊代表、心理師。會議由當天主要負責護理師(nurse in charge)主導,交代每位病人前天晚上的狀況、以及新病人的概況。討論內容包括治療方向、藥物、包括住宿及經濟救濟等的biopsychosocial需求、護理、出院計畫等。會議結束後,通常藥師跟受訓醫師會快速討論幾個藥物使用上有疑問、或是需要積極監測的病人。

我們病房的主治醫師有本行事曆,護理人員會陸續類似掛號門診的方式幫病房裡每位病人安排會談。基本上新入院的病人,主治醫師會在隔天會談,已入院的病人則會安排每週會談。會談形式大致上有兩種:單純與病人端的會談以及跨專科會談。在NHS,狀況會惡化到需入院的精神科病人,絕大部分會被納入全方面的照護計畫。被納入計畫的病人也會有一位專屬的照護協調員(care coordinator)。協調員的背景不一,我有遇過社區精神科護理師、社工師等。而另外被次專團隊收案的病人(例如:產後憂鬱、learning disability等)則額外會有協調師。因此在跨專科會談中,協調員以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會先獨自開會,之後再邀請病人加入會議。在醫療決策上,從藥物到出院後的協助,我們對於病人是完全透明不會有所隱瞞。只要是有能力(capacity)的病人,我們就會尊重病人所做的決定。

我們的主治醫師,大概就是馬不停蹄的會談病人、擔起病人與跨團隊的溝通任務。護理師在白天,除了護理的會談、發藥給藥、病人觀察等,也負責喬每個病人的不同團隊負責人到醫院開會。另外如果強制病人需要陪同出外(就醫、買東西等),也必須陪他們出去。至於受訓醫師的工作,就是參與會談、完成病歷以及會議紀錄、更新藥單(手寫omg)、有新病人的話完成初步評估。此外,病人有任何小至腳趾甲溝炎到洗腎病人大喘的physical health的問題,大概都會是我跟另外一位受訓醫師(家醫科R1)處理。 我們的醫療設備非常陽春,所以稍微不妙的病人,大致上就會被轉診到其他綜合醫院或急診。NHS規定每位醫護人員應該都要有午休吃飯的時間,不過根據 每天忙碌情形,時間其實也不太固定,少至15分鐘,多則40分鐘左右。

身為WAST (基本上當作正式訓練醫師),我有被保障的教學時間。基本上每週三中午後,就可以立刻丟下手上的事,參加全院教學。下午一點鐘固定有心理治療主治醫師主持的Balint Group。大家可以隨性發表,通常討論1~2個案例。之後則會有Case presentation以及Journal club。有時候廠商會提供午餐,不過目前還沒有遇到讓廠商有正式報告的機會。再來通常每個月會有一次受訓醫師的會議,基本上就是個團體治療的概念XD,上班跟值班遇到任何問題與不開心都可以在這時候拿出來討論。

週四下午則是有主治醫師的教學時間,就是你可以霸佔主治醫師一個小時。這時候我們通常會處理一些行政(請公假、年假)、討論如何改善醫品*、生涯規劃以及教學等。時間利用就看個人積極程度。週四下午通常行程較彈性,有可能繼續跟病人會談、接新病人、或是跟心理師開會討論病人的治療進度等。

週五我則是爭取去社區精神科門診的機會。身為正式訓練醫師,醫院給相當大的彈性!教學負責人曾在上工前跟大家強調,我們應該是學習與做工時數50:50(淚)。對於某方面有興趣的話,只要願意提出,大概都可以嘗試安排。看看狀況較為穩定的病人,或是由家醫科醫師轉診的新病人、聽說有時候也有家訪的機會~

新病人從哪來?


根據我的觀察,成人病人與精神科服務的接觸如圖,而我所在的位置就是圖最下方的急性病房:
  • 透過GP轉介
  • 自行找免預約的精神科walk-in service
  • 自行到醫院急診或因為自傷/自傷由急診會診
  • 有傷害他人或自己之虞,警察啟用精神衛生法S136條款,帶到安全之處(通常為醫院特設保護室)等待評估
我的所在位置是圖最下方的病房,所以可以看到病人來源可以是社區門診、Crisis team、急診、S136等。我們病房大概8~9成都是強制住院的病人。

Specialist unit:相當複雜,各單位性質差異很大,故不放任何箭頭。

以上單純是我個人在英格蘭南部的經驗,每間醫院運作方式都很不一樣,所以大概只能提供大家做個參考


備註:
Crisis team/Home treatment team:危機處理團隊,概念是在社區的急性病房!由精神科護理師與醫師輪班制服務。提供至多72小時的家訪(查房)。有些病人出院後會被crisis team 收案追蹤3天,有時候他們則扮演了守門員的概念,直接從急診收病人。另外如果警察或救護車判斷有精神科需求的話,他們也會到現場進行精神科檢傷!
Ward manager: 類似病房護理長的職位,但也會直接跟每位病人會談他們的治療計劃,另外還負責行政與病房品管等相當多功能。其實我也搞不太懂他們完整的工作內容
改善醫品:在NHS,醫療品質改善是醫師年度考核內容的一部分。跟台灣非常不一樣!醫師需要很積極參與醫品改善計劃...Orz


Sunday, September 22, 2019

WAST (Widening Access to Specialty Training) 介紹

WAST, what?
其他文章中有提到英國醫師的工作有分為Service vs Training (FP, core training, specialty training)。實際上,受限於簽證障礙(非限制)以及與本地生的競爭,海外醫師的第一份工作不少還是屬於service性質的。大家累積NHS的經驗、充實當地履歷之後,面試core/specialty training。NHS England也瞭解這樣的情形,於是大約在三年前提出了一個新的選擇,也就是『Widening Access to Specialty Training』(下略WAST)。
WAST的最終目的,是緩解英格蘭地區長久一來招生有困難的GP以及精神科。因此為了鼓勵大家踴躍嘗試,NHS England設計了為期一年,面試資格等同F2 stand-alone的WAST programme。
以下圖表依據官網手冊整理:



WAST 工作內容
官網上 有清楚的說明,WAST醫師會安排6個月在精神科/醫院、6個月在急性/一般醫院。另外還會安排兩週到GP診所了解GP的工作。地點則會是在醫療人力較缺乏的地區為主。基本上不會有倫敦的缺。申請者可以按照地區排名,面試後看整體成績分發。目前可以選擇的地區有:East Midlands、East of England、Kent, Surrey and Sussex North East North West West MidlandsSouth WestThames Valley (very limited opportunities) Wessex (very limited opportunities)Yorkshire and Humber。

所以WAST究竟是training or service?
個人認為NHS England應該交代的更清楚,不過制度上,WAST是公家單位提供極類似training的service job

為什麼說極類似呢?
WAST本身並不是被認證的訓練!但是NHS England在與醫院交涉時,確保WAST醫師都會有專屬的Educational+Clinical Supervisor (有可能是同一人),讓WAST醫師可以在一年過程中完成CREST(Certificate of Readiness to Enter Specialty Training),也就是申請專科的基本需求。據我了解,其實每家醫院的情況都不太一樣,不過我個人的經驗是完全比照training doctor,直接加入其他訓練醫師的行列,擁有同樣的假期、教學時間的保障、教學補助等(相對來說也需要一起加入值班...)。


另外二大重點:
(1)WAST醫師在簽證身份上可
免除RLMT (
Resident Labour Market Test),也就是說可以在英格蘭地區參加所有第一輪專科面試。這對於想要申請競爭較激烈的專科來說相當關鍵。註:只有在WAST當年申請專科才有免除RLMT!
(2)提供總金額5000英鎊的移居補助金。註:必須是從海外移居才符合資格。



面試時間與資格:
WAST一年有兩個開始日期:8月初或二月初。不過因為推出WAST之後,海外醫師的反應相當熱烈,反而造成面試端負荷不過來,所以申請資格一直有在做調整。建議大家到官網下載手冊仔細比較。
時間點以今年來說如下圖:
根據我的經驗,主辦單位也是走一步算一步,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密切關注官網~



Wednesday, September 4, 2019

英國行醫上工前準備:BMA, Indemnity

分享一下找到工作之後,在上工前我做的一些準備。


  1. 刷IMG想關臉書社團😂:以獲取最新資料之名,逛逛臉書有時真的蠻舒壓的。大家討論到的問題,大概八九不離十你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遇到... 不過必須注意臉書的資訊並非官方消息,時常有誤或是以訛傳訛的現象。最好自己另外求證。
  2. 加入了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英國醫學會及工會:加入之後可以使用網路上的資源(包山包海的線上課程、圖書館、電子書、Journal)等以及客製化的服務(移民簽證諮詢、年金諮詢、檢查合約是否合法、檢查值班以及工時是否合法等)。基本上每個地區,也會有地區代表處理該區事務,我遇到的代表都幹勁十足、相當熱情XD。另外很重要的,工會代表所有在訓練的醫師與英國衛生部協商醫師們的合約,會員才能投票。當然還是又不少醫師認為會費的CP值太低,所以選擇不加入,就看個人的拿捏了。會費部分,依照醫師階級及身份分類,有時也會有特別打折,所以建議直接在官網取得最新消息。
    我個人基於好奇使用了他們的合約檢查服務。流程大致上是:(1)把合約寄給他們的服務信箱(2)數個工作天後,他們會逐條檢查合約,還很防呆的一條條用顏色區分。用紅綠燈表示是否有違法之虞。相當不錯!

  3. Indemnity 專業責任賠償保險:雖然依照最新2016版本的合約,在公家醫院工作有基本的NHS Indemnity,但是並不完全。最重要的一點,恐怕就是它不包括醫師受到GMC紀律處分時的協助。基本上BMA也是建議醫師們另外自費買indemnity。以下截圖來自2016版本合約內關於NHS Indemnity的敘述。

    另外保險可以貨比幾家最大團體:
    https://www.medicalprotection.org/
    https://www.mddus.com/
    https://www.themdu.com/
    https://www.mdsuk.org/
    費用也是看工作地點及醫師階級決定。基本上都可以請他們估價後在做決定。

Friday, July 19, 2019

2019/7 英國手排駕照考試經驗分享

倫敦的公共交通其實相當方便,公車、地鐵、電車三者搭配基本上沒有都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。考慮到我們家很愛往郊外跑,再加上醫師其實很需要(無論是在同區域不同醫院訓練或GP居家往診),所以決定趁有時間挑戰一下右駕!

首先必須想好要考自排 or 手排
最後決定最高難度的手排,主要取決於幾個因素:
  1. 自身經驗:我本身有數年的自排經驗(在台南開小轎車身經百戰、山路也因為愛玩開過幾次、在沖繩有過右駕經驗=自我感覺良好...),聽過很多人分享已經會開車的人,學起手排來相對輕鬆,所以就決定學手排了~
  2. 預算與選擇性:歐洲與英國主要還是以手排車為主,因此不論是租車、買車、學開車等,手排都會比較便宜,也有更多種選擇~
  3. 時間:如果我很趕時間的話,其實會考慮直接考自排。不過因為現在還在家當米蟲...所以可以平日跟教練約上課,很方便! 
考駕照流程:
最新資料請參考官網,交代非常清楚!
考照資格:
年齡需大於15歲九個月
視力(可帶眼鏡或隱形眼鏡)可以在20公尺處清楚看到英國車牌
需注意!非歐盟地區的外國人:
護照原本、BRP卡或是英簽、英國地址以及過去三年居住地址
考路考那天必須已經在過去12個月於England, Wales or Scotland居住超過185天。


第一步:線上申請學習駕照(Provisional licence),要價34鎊
依照官網只是填寫完畢即可,如果已經有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的話據說處理的速度可以更快。我當時還沒有NI所以就直接跳過。
第二步:收到學習駕照後即可登記筆試,要價23鎊
官網上推薦先開始上課再考筆試,這方面就看個人需求。筆試兩年內都有效!
第三步:找教練
教練不是加盟於教訓班,就是個人小公司。由於我實在不知道從何選起,就很老實的參考官網上的名單。由於語言不是問題(也有一些教練有提供非英語教學),就按照名單上聯絡幾個教練後,挑了一個回信看起來比較專業的教練。他是個人經營的,約好上課時他就會把車子開來接我然後我們就上路了~
上到一半,筆試日期就到了。他有筆試相關準備的教材免費提供給我(駕訓學校製作的私人軟體),不過我其實也已經很老實的按照官網只是去買了官方APP準備。

我順利考過後他就建議我報名路考,因為在英國是必須開教練的車子去考試,所以我也很老實的就聽他的意見報名指定考場,路考時間到了就高分通過了(我驕傲)。基本上整個過程就是跟著教練走XD

事後查了一下英國駕照真的不好考,通過率大約在五成以下,尤其我在英國也沒有親友有車可以借來練習,所以乖乖找教練,或許花費有點多,不過一次搞定比較不會浪費太多時間。


實際經驗分享:

  • 筆試:

筆試有兩個部分:選擇題與Hazard perception test(點出各種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險,像在玩虛擬實境的遊戲一樣很酷)基本上把裡面所有的考古題都做完一次就過了。官方APP的選擇題有解答,所以我沒有另外唸書,只是把解答看完而已。


  • 路考:
跟著教練開了一堂課之後,他大概有跟我說像我這種有自排經驗的人應該可以在20小時以內搞定。我的教練是一小時30鎊,十小時一起買的話280鎊。

每次上課前,教練大概都會跟我小meeting一番,解釋今天的目標。上課style坦白說沒比較過,所以我也無法得知差別。基本上我的教練屬於面惡心善,我覺得我們兩個溝通還算愉快,沒有特別問題。我的前十個小時大概都是跟換檔奮戰,之後才慢慢進入狀況熟悉不同路段的開法。

最後考完大約花了: 21.5小時,雖然覺得很扎實,不過真的很感覺已經超過了考試範圍(我被帶去尖峰時刻的小路去繞來繞去的,很倫敦很難開....實戰值UP)。如果只是要考過的話可能18~20小時較可以搞定了才對。

每個教練都有最熟的考場,練習的時候也會帶你去所以記得按照指定考場報名。

  • 考試內容:
約40分鐘。聽說現在八成是從GPS導航開始。我的考場有28條路線,每條路線大約20分鐘。在這個20分鐘的過程中,基本上考官除了閒聊之外不太會介入(我有被要求在不同道路上靠左/右邊停車)
GPS導航完之後,開始依照教官指令開車。可能指令內容包括向左或右邊停車、路邊平行倒車、停車場倒車入庫、前進入庫等

英國開車跟台日開車真的很不一樣,會車方式跟圓環簡直平行世界~建議就算很有經驗的駕駛也找專業教練帶個幾堂路,不然真的很有挑戰性。

  • 路考當天:
我是下午一點半的考試,當天中午12點先跟教練約了1.5小時的課,到考場附近最後一次練習,把比較難的操作都先run了一次。另外考官也會問你Show me  tell me vehicle safety questions,我們也在考試前先把所有可能考的問題都演練了一次。

10分鐘前到考場後,考官會檢查你的學習駕照,然後問你是否希望教練在後座參與考試過程(我教練尿遁XD)。後來覺得教練好像比較沒壓力?

上車前,考官直接問我Show me tell me questions,然後進行視力檢查(閱讀遠方車牌)
然後他告知我這次考試會先從GPS導航開始(20分鐘的independent driving)之後再依照他的指令開車。

考完後考官會立刻告知結果,然後解釋他的評分。及格的話他會問你是不是把駕照依照現在地址寄到,是的話他就會把你的學習駕照收走然後發給你一張證書。實際駕照應該在兩到三週內寄到家裡。


可看到有27大項目,S(serious), D(dangerous)即是大過,有被劃到的話就當掉啦!
另外最多可以犯15個小錯,但是要記得是如果一直犯同一個小錯的話,可能就會被考官認定為習慣性犯錯(habitual fault)然後被當!總之教練有義務利用上課時間讓你搞懂這些~

影片連結:
除了實際開車外,網路上也有很多精美的教學影片!我覺得每次上完課回想一下特別有問題的地方,然後針對問題找影片看也很有幫助。
教練聲音很有磁性很療癒且後製超強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c61Q_Z4GEs&t=588s
另外也可以直接搜尋你的路考考場,也會有人把考試過程錄下來!

Show me  tell me vehicle safety questions:


時程:
5/13開始上課 (總時數21.5小時)
7/18路考
8/1駕照寄到家
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

Friday, July 12, 2019

從零到拿執照所花時間與費用


過程皆是在移居英國後完成。
----
8/31/2018: 註冊UKVI IELTS考試 GBP 200
這其實我第二次考雅思,分析上一次失敗原因是因為手寫速度太慢(寫作差0.5分)... 於是這次調整改找電腦考試

9/15/2018: UKVI IELTS 考試 
9/21/2018:購買了網上題庫Plabable GBP 20 (可使用三個月)
之後發現Plabable在接近考試期間常當機....加購Passmedicine GBP12
9/28/2018: IELTS 考試成績出來,立刻註冊PLAB1
10/22/2018: 越準備越虛心,花錢消災。購買Review Webinar GBP 30
11/1/2018: PLAB1 考試 GBP 230
考完開始物色PLAB2準備方式。
參考資料:臉書群組的前人分享、各家補習班網站、也從臉書上私下詢問正在參加補習班的人。
12/6/2018: PLAB1 線上考試結果出來,立刻註冊PLAB2 GBP 860
PLAB2 原訂計畫:只購買Bromley公司的線上課程+密集班 GBP 325 (3/5~3/6/2019)
不過後來又砸錢追加了兩樣:
(1) Dr. Arora 的有聲書 GBP 49: 英國本地GP製作的教材,裡面有許多困難醫溝情境。
試聽之後相當喜歡。
(2) Aspire倫敦班 GBP 400 2/9~2/20/2019:看Bromley線上課程覺得自己定力不夠,在家自學太容易分心....另外也擔心題庫欠缺,而且在線上遇不到其他考生,擔心自己閉門準備反而越來越狀況外。因此報名了大部分海外醫師會去的補習班。

3/20/2019: PLAB2 考試 (劍橋大學附設醫院考場)
4/17/2019: PLAB2 考試成績公告,立刻開始註冊GMC
5/7/2019: GMC來信表示註冊成功! 
------

花費總整理:


項目
金額 (英鎊)
UKVI IELTS考試
200
PLAB1
230
Plabable網上題庫
20
Passmedicine網上題庫
12
Plabable網上Webinar複習
30
PLAB2
860
Bromley
325  
Aman Arora audiobook
49
Aspire
400

光是考試報名以及準備的開銷就達到2126英鎊,之中也還沒包括交通、住宿、生活開銷!
時間部分我很幸運,考試沒有延遲,註冊過程也感謝母校大力幫忙,相當順利,只是回頭過來,也是從八月底一直到五月初才拿到證書~相當耗時耗錢的過程XD

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幫大家抓個時間以及預算

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

Tuesday, July 2, 2019

英國行醫?(2) 執照大哉問:2019 GMC Full Registration流程


所需文件:
1. 學歷認證
醫學系必須最少5年以上或5500小時以上(看到青春被量化覺得震驚)、包括臨床學習時數(clerkship),以及必須被列在"World Dictionary of Medical Schools" 台灣學校畢業的應該都符合這個條件。

學歷認證本身需要透過第三者,目前GMC是透過 "Education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" (ECFMG)的線上服務 "Electronic Portfolio of International Credentials" (EPIC) 完成的。沒錯,看到新的組織名稱就知道又要噴錢了。在ECFMG創個帳號就需要$125,認證一張學位需要$90(2019/4/15~)。相當莫名其妙。

2.實習認證
必須在被認可的醫學完成連續12個月的實習,並且最少3個月的內科以及外科。
需要提供的文件:來自醫學系的證明(certificate or letter)

3.英文認證
雅思或OET成績拿出來囉

4. Certificate of Good Standing 醫事人員無懲戒紀錄證明申請書
衛福部有提供相當棒的線上申請服務

5.過去五年紀錄

GMC要求你把過去五年在做什麼交待清楚,一天都不能空。
以我的案例來說,前三年都在醫學系(大五六七)後一年在當PGY,最近一年在當米蟲。
PGY這個東西要證明相當困難,主要是因為衛福部發的PGY結訓書沒有日期,所以無法證明你在醫院的工作期間。我當PGY的醫院有中文版本的離職證明,上面有日期,所以後來是聯絡台英幾間翻譯社後,找了有醫療相關翻譯經驗的台灣翻譯社完成。

如果你過去五年內有做了非醫療工作的話,另外需要提供雇主的Reference。


6. Declaring your fitness to practice

如題,會有幾題是非題選擇。

7.ID check?

目前PLAB2考試前會順便完成ID check,有需要GMC才會請你做第二次的ID check。

Wednesday, April 17, 2019

英國行醫?(2) 執照大哉問:國考二階? PLAB2?

前文提到,在英國拿醫師執照的四種方法之中,許多外國醫師是走"通過PLAB1+2"這條路。

PLAB2是?

在通過PLAB1之後,醫師即獲得報考PLAB2的資格。考場數目以及日期在2019年經歷了Manchester考場擴充後,有許多變動,最新消息請洽官網!不過最起碼到目前為止,考場都在英國(更精準的來說,是在英格蘭)。順利通過之後就有資格申請英國執照(full license)*。
註*:第一年的英國醫師(Foundation year 1)是拿實習執照(Provisional license),第二年通過考核後才能拿Full license。

PLAB2內容:

18站(加上2個休息站共20站)的OSCE,考生基本上有點類似跑台方式不斷前進。每站開始前有1.5分鐘的時間閱讀題目內容,鐘響進入房間之後有 8分鐘完成考試。時間總長共三小時又十分鐘。考試內容的設計是所有第二年醫師在第一天上班時,所可能遇到的臨床情境,更詳細的敘述可參考官網上的藍圖。

執行面上的經驗分享:

那麼順利通過PLAB1之後該怎麼做?
在官網帳號上看到自己通過PLAB1之後,慶祝前請立刻登記報名PLAB2! 因為在你跟空氣比Ya時,PLAB2相當有限的考試名額已經被你未來的同事佔滿了n個去囉!


Tuesday, April 9, 2019

英國行醫?(2) 執照大哉問:如何取得GMC registration資格?PLAB1? UKMLA?

身為接受非英國或非EEA(歐洲經濟區)醫學教育的醫師,在2019年現況有四種管道申請英國執照:


  1. 通過PLAB1+2考試
  2. GMC認可的學會/單位贊助 
  3. 有來自Commonwealth的特定postgraduate qualification 
  4. 有進入專科(包含GP)訓練的資格

以台灣醫師來說,在進入專科訓練前(internship/PGY1或PGY2)這個時間點打算來英國申請執照的話,基本上還是以方法一通過PLAB1+2為主要管道。方法二的學會/單位贊助或許適合已經申請上博士學位等的醫師直接跟臨床PI接洽。方法四是考過MRCP三階(跟膽管無關喔,熱愛GI的大家請不要激動)。MRCP全名是Membership of the Royal Colleges of Physicians of the United Kingdom,不過已經超出我所知的範圍了,有機會再跟大家談。



方法一的PLAB1+2是...?

全名叫做:Professional and Linguistic Assessments Board 1 and 2
英國考試基本上都會透明公開考試範圍,因此內容可以細看GMC官網上面的PLAB藍圖以及範本。大致上包括了本地Foundation Programme第二年醫師應該具有的臨床知識。

PLAB1 基本上就是3小時內完成180題的選擇題。基本上題型跟台灣醫師國考二有些類似,不過近年來有越來越多clinical scenario(冗長大半頁)題型,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。

  • 考試日期:


拿到雅思或OET成績後盡快上GMC官網建立自己的帳號後,註冊PLAB1。依照自己的時間安排看有什麼良辰吉日了!在英國的話一年有四次考試:

2019/4月後的價錢是235鎊....當然還不包括旅費!
我自己是在2018/11/1的Lindley Hall, Royal Horticultural Halls & Conference Centre考場考完。就是個大型會場,每人一小張桌子,整體來說燈光、交通、場地都沒有遇到什麼問題。普通完成考試。應該是個可以推薦的考場。


  • 考試準備:
每年都有千千萬萬來自外地的醫師在準備這個考試,在FB或網路上搜尋PLAB1就可以找到龐大的社團,裡面可以去挖寶。網路上最常見的說法是去下載過去PDF考古題即可,不過這樣的準備依我的經驗來說是不足的。這些免費檔案裡面的內容是過來人背的考題,一來不完整、二來答案正不正確無人知、三來最近題型一直有在變化,這些PDF檔案是跟不太上腳步的。目前PLAB1有幾個收費的線上題庫,臉書上的社團有很多的reviews可以參考。我那一梯次的考試寫完Plabable的題庫就很夠了,只是考前Plablable網站一直當機,為了保險起見,又去買了Passmedicine的題庫來寫了幾題求心安。不過據說再來一梯的考試很靈活,有不少人抱怨只靠Plabable太薄弱....所以各位強者還是請去搜尋最新的資料。

我的準備時間:

浪費了3天左右時間做了免費考古題後,全天準備(8am-6pm,對不起我跟風歐洲40工時....)大概14天。
我使用的題庫:
Plabable 為主,Passmedicine為輔。Plable基本上也是過去考古題而已,只是網路上介面看起來比較美,使用者可以留言。考生會在上面彼此給意見、開玩笑等等,讀書苦悶的時候相當紓壓。而Passmedicine的題目無敵多,而且有些超出Plab範圍,但是好處是每題都有完整的相關筆記,而且可以copy and paste,省下一些查書以及做筆記的時間。
我使用的書籍:
雖然可以直接引用題庫上的資料,但是自己查書還是印象比較深刻。PLAB的話就是查小牛(亂取綽號)牛津手冊無誤!
我使用的網路資源:
書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就是英國本身的Nice Guideline 以及Nice的Clinical Knowledge Summaries。準備考試之前我也很看不慣Nice Guidelines,不過強迫自己多讀後,其實很快就能熟悉他們Guideline的架構。在這邊要注意的是:如果你人(IP)不在英國的話是無法看到Nice的喔,我建議可以去買個VPN來翻牆,之後想在網路上做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也方便....

總之庸才如我都能考過,可想而知這個考試應該不會太難...官網告訴我們通過率其實不低。最近確實有下滑趨勢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英文門檻降低後考生數目暴增,或是題型有改變 。有新報考的人最好還是上網到處看看最新消息:

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,準備就對了XD

Monday, April 8, 2019

倫敦學法文

倫敦身為法國的第n個大城,來這邊學個法文也是理所當然的吧(汗)
無論脫不脫歐,英法往來是很頻繁的。所以我當初也預估不會太難找到法文班。

大小事問Google外也要問Reddit,針對沒有學生身份的人+無法文基礎來+無商業法文需求者來說,法國文化協會的一般法語課程最適合了。後來就一路從1B開始上課了!

法國協會的課程都是依照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(CECRL) 制定的,倫敦分部的課程從1/A2/B1/B2/C1/C2的六大級,還再細分:
A1 Elementary:1A, 1B
A2 Intermediate:1C,1D,2A,2B
B1 Proficient: 2C,2D,3A,3B,3C,3D
B2 Advanced: 4個level
C1-C2 Fluent-Mastery: 5P-5G

課程有依照上課頻率有分幾種,每次開課上完一個細分的級數(例如:1B):
1.一週一次:平日班/週六上午班,共12週
2.一週兩次:6週上完
3.密集班(每天上課):2週
師資基本上會是2-3位老師,每班人數不一定,就看在茫茫大城之中跟誰有緣了。
以密集班來說目前是3人開班。
無論是什麼頻次,一次上課都是305鎊(學生續約有早鳥優惠,少15鎊),附教材(課本)以及上完課後的白板內容會上傳到easyclass網站上。

雖然無從比較,但是我覺得目前遇到的老師都很專業,課程安排也相當嚴謹。以智慧白板為輔,每堂課大概都會cover到文化、文法面向,課後也都固定會有功課。至於法文可怕的動詞變化、口語練習等還是得靠個人課後努力彌補了!我想目前最大的困難應該是找到語言交換的夥伴吧!希望在超多元的倫敦可以把一些外語學起來~







英國行醫?(1)醫用英語測驗:雅思與OET

根據GMC (General Medical Council)的規定,來自非英語系國家的醫師必須證明自己的英語能力,才能參加註冊執照所需的國考一階(PLAB1)。因此通過英文測驗算是邁向英國醫師執照的第一站。(第零站為相關生涯規劃、摳摳的準備、以及必須挪出那不知能從哪變出來的空閒時間)
英語能力如何證明呢?目前有兩種方法:

1. IELTS 大家都熟悉的雅思(學術版):
同一考試分數須達到聽讀說寫最少7.0,且總分在7.5以上即可報名國考PLAB1。
考試須在PLAB1考試當天算起兩年內才有效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:如果想要申請Foundation Programme的話必須達到各項目最低7.5分,或是有3個月在NHS的工作經驗來證明你的語言能力。

雅思準備我想在台灣資源相當多,而且基本上依個人英文底子準備方式千百種,在此就不贅述。我個人的小建議是搞懂自己的弱項在哪裡,以確保每科都有7.0。例如我個人手寫速度如龜,補救方法就是找了電腦考試。有了鍵盤打字後寫作就不是障礙了!

2. 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 海外醫護英語能力測驗:
這個測驗過去並沒有被英國承認,但是因為太多醫師在雅思寫作卡關,而英國健保又急於招攬海外醫師,所以最近改為OET也可!
須考"medicine"版本考試,同一測驗聽讀說寫必須都達到"B"即可報名國考。同樣也是兩年內有效。這個考試我沒考過,所以無法分享相關經驗。不過簡單來說就是比雅思:容易、貴、考場少!

除了考試之外,考生也需注意:
時間 時間 時間 
無論報名考雅思或OET,請注意報名、考完、拿到成績的所需時間。畢竟要考完拿到成績之後才能報名PLAB1,至於PLAB1最近一次的考試日期是啥時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呢....這個可能就要看個人造化了。
PLAB1在全球都有19個考場,除非你很幸運已經在倫敦,否則以台灣人來說最方便的地方或許是雪梨,但是因為考場通常都爆滿,所以最近的日期有名額的時期可能是兩三個月後了,必須要有相關的對應準備。

祝各位勇者準備順利!




WAST在精神科急性病房

WAST醫師(等同於PGY2)在成人精神科急性病房的回顧: 這次想藉由分享一個沒有值班狀態的行事曆,來介紹我所見的英國精神科服務。目前我服務的醫院是英格蘭南部的精神科專科醫院,住院服務共有兩個男女混合的成人急性病房、一個男女混合的老年急性病房、以及精神加護病房。所有病房皆...